有人把我卖了。咋回事?前些日子,有个读者在群上拍卖我的时间,100元起拍,获拍者可以来找我聊天、吃饭……从100元拍到了300元。恰好,我看到了,顺便调侃了一句:这不相当于媳妇问我,500元一晚,你睡不睡?你说,我是回答睡还是不睡?群上朋友找我,是不需要花钱的,大家想来就来了,何必需要拍卖呢?收入是这么分配的。2:4:4,其中20%是属于运营人的收益,40%捐给慈善,40%给被拍卖人,拍卖到300元以后,就停滞了。临近拍卖结束,有个叫如来的兄弟喊了5000元,拍了。一会,运营拍卖的读者给我打电话了,跟我说明了这个事,事到如此,我肯定会答应,否则太尴尬。约定,周末...
2009年,开始骑行。那时还生活在农村,骑车生怕被别人看到,要么早上骑,天不亮就出发,6点前回来,要么下午骑,到家正好天黑。否则?别人觉得我不务正业。特别是我戴着头盔,穿着骑行服,就跟神经病似的,不能让他们看到,免得他们议论……特痴迷,天天骑,刮风骑,下雨骑。我加入了县里的骑行俱乐部,得知我们镇上有三个会员,于是我联系了另外两个,其中一个在村里,他一点都不避讳,30多岁的人了,整天骑车乱窜,成了村里的神经病,离婚了,当然不是因为骑车离婚的。我肯定不能跟他玩,因为我姑姑家就是那个村的,否则我也成了神经病。还有一个是镇医院的,他家住县城,每天骑自行车往返,他算不上骑...
最近身体不舒服,一看屏幕眼睛疼、脑袋胀,可能要休息一段时间,下面的这篇文章是前几天写的,写的一般,拿来凑数,大家凑合着看吧!………………正文………………经读者介绍,认识了一个姑娘,做自驾的,一直在路上,自驾的线路是亚欧非,一人一车一年,读者在介绍时是这么跟我讲的:你们绝对会有N多共鸣,相见恨晚……对此,我是表示怀疑的。第一、自驾的,骑行的,跑步的,我见多了,搞什么线路的都有,多亏月球太远,否则有人会徒步去月球,但凡是你能想到的线路,就有人在挑战,汽车穿越罗布泊难吧?人家还有骑自行车穿越的,还有徒步穿越的。第二、人家是见过世面的,各类旅行达人,各行业大V,中国人,歪果...
我曾经想回村里当书记。这个想法一说,吓着好几个人,有人怕我真的想当书记,特别是我爹,他就怕我掺合村里的事。其实,我仅仅是说说而已。这不是我的野心,是我的善心,我想带着村民做点事,例如我是不是可以引进一些投资到村里?我是不是可以把村里的土地集约化,承包出去,搞成现代化农业?这些想法有一定的理性化。不过,我能把先进的生产力带回村,这是必然的,而且我不会插手村里的财务,说白了,那点钱我没兴趣贪。后来,想想鸡毛蒜皮的事,算了吧,农村人是最难打交道的,动不动就会给我来张大字报,我在村里住的那些日子,村里正在商量拆迁方案,几大家族角逐村委名额,我早上出去跑步,经常捡到大字报,...
什么是家?心安之处即是家。前些年,我总是往外跑,一年要住300天酒店,回到家,媳妇给我脸色看,我可能待上一两天,又跑了。不喜欢待在家里,总是吵架。为什么?我们都没有工作,如何在网上找到兼职工作,整天无所事事,大眼瞪小眼,除了吵架还能干啥呢?跑出去,我又想家。矛盾不?搬家后,媳妇稍微有点事干了,例如接送孩子,上午去公园散步,顺便逛街,下午去健身房,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姐妹,都是家庭主妇,她们偶尔聚聚。管我轻了。那么我就喜欢宅在家里了。哪也不想去。与很多人不同,我对旅行没有一点兴趣,有些时候往外跑只是为了呼吸一下新鲜空气,漫无目的。对外,我宣称走过大江南北。实际上,拿...
思想家有两类。一类,爱旅行,爱折腾。一类,超宅。前者如海明威,什么刺激他玩什么,一辈子死里逃生无数次,他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探险小说。后者如康德,伟大的哲学家,一辈子没离开过葛底斯堡,绝对的宅男。中国的思想家,多是后者。例如老子,据说《道德经》是在山洞里写的,在所有的古代思想家里,最喜欢旅行的莫过于孔子,周游列国,所谓的列国也不过是几个省而已。我小时候,叔叔在城里住,我们在乡下,我们都没去过城里,二哥当兵的时候路过小叔家一次,说是吃的水饺。听到这个消息,我太失望了。在我的概念里,叔叔是城里人,应该每顿都是八菜一汤,咋可能吃水饺呢?就如同有读者给我打电话,说是找懂...
今天,我想写一个女人,我觉得她很有代表性。梁姐,81年的,在农村长大,初中毕业后进城打工,干过服务员、工厂女工,后来自己开了一家服装店,卖男装,认识了现在的老公。现在的老公是做餐饮的,也是初中毕业。他们结婚14年了,大女儿13岁,小女儿11岁,现在看梁姐,身上没有半点村姑气息了,有点贵夫人的感觉了,家里有钱了,前几年老公加盟了馅饼餐厅,生意越做越好,一口气在本地开了四家分店,说是土豪不为过。梁姐就不工作了,老公也希望她别工作了,在家伺候伺候孩子,照顾照顾老人不是挺好吗?你卖衣服能赚几个钱?我觉得她长的不错,能打80分,当然一开口我就觉得别扭,她不会讲普通话,一口地道的方言…...
我刚上线,余欢找我,问:董哥,我能否在群上分享个客户故事?是今天刚发生的,我觉得特别有意义。我说,可以,但是要提前做好被批斗的心理准备。他说,知道了。他分享了一个什么故事?一个大学生,借了10多万的债,还不上了,准备自杀,已经开始割腕了,经过余欢的耐心劝说,放弃自杀了。余欢是充满着惊喜感的,原来自己的工作这么有意义,能帮助到别人,甚至能救人!其中,晒了不少聊天记录,包括正在自杀的照片。这个事,是应该赞美还是批判?可能是我比较冷血,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值得赞美的事,也不是一件值得唾弃的事,就是你的一份生意而已,她只是你的客户。余欢过去是做什么的?过去是做大学生贷款中介的,...